常青派出所“3+X”聯調解糾紛 |
|
□ 本報記者 范天嬌
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的一家旅館內,因房屋玻璃碎了,房東王某和租客張某互相指責對方,繼而發生肢體沖突。派出所民警接警后,初次協調未果。瞅著雙方誰都不愿意退步,民警與人大代表、司法所工作人員、律師組成“調解團”,共同進行調解。
從事家居行業的包河區人大代表徐芳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其利用行業專業優勢,提供關于玻璃材質、受損方式等方面的專業解釋,與“團員”合作,經多輪勸說,促使雙方就玻璃損壞認定、賠償達成一致。
這起房屋玻璃損壞責任糾紛“驗證”了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常青派出所“3+X”調解模式的高效運轉。據了解,常青派出所轄區內老城區、城中村、新城區并存,老城市居民、老郊區居民、商品房居民、回遷群眾、租房戶齊聚,人口類型、管理類型、服務類型復雜多元,加上這里又是包河區大建設的主戰場,矛盾糾紛多,處理難度大。
“我們面臨人手少、矛盾調處專業力量缺乏等實際問題,需要借助多方力量、專業力量形成調解合力?!背G嗯沙鏊L孫傳洋說,今年2月,合肥市包河區第五屆“人大代表工作站”在常青派出所揭牌成立,成為全市首個在派出所警民聯調室成立的人大代表工作站。以此為契機,在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隊、分局黨委和職能部門的幫助和指導下,該所自3月開始探索創新“3+x”聯動聯調工作機制,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。
結合資源優勢,常青派出所以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律師事務所為主導,人大代表、黨代表、政協委員、行政職能部門、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等共同參與,以及針對不同糾紛邀請不同行業代表參加調解,建立運行起“3+X”矛盾糾紛化解模式。這樣一來,可以根據矛盾糾紛的類型,靈活組建“調解團”,發揮成員不同的專業以及地緣優勢,更高效地化解矛盾。
3月18日,常青派出所接到報警稱,轄區某工地有人打架。經現場了解,兩名工人因使用工地上工具問題發生沖突。民警現場調解未果,便與雙方約定時間,到常青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內進行調解。
考慮到雙方當事人的職業特點,包河區第五屆人大代表、常青街道凌大塘臨工集散中心黨支部書記宋凡參與此次調解。派出所民警、司法所工作人員先通過法律角度,對雙方的行為及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講解。隨后宋凡從工作和生活的角度,做雙方思想工作,最終雙方達成一致,并簽訂調解協議,表示今后不再因此事發生任何矛盾糾紛。
自“3+x”聯動聯調工作機制運行以來,常青派出所共調處矛盾糾紛16起,化解成功率93.8%。
據了解,2021年8月,常青派出所金寨南路社區還率先建成智慧平安社區,打造以紅色領航、平安聯創、科技賦能為主體的基層社會治理綜合體、警網融合示范點。該示范點有效集成了基層自治組織力量、資源、數據等并通過智慧小區、“大共治”平臺等將社會資源數據進行匯集、共享、應用。當矛盾糾紛發生時,根據矛盾糾紛特點,分別進行現場調、約訪調、專業調,將糾紛調解在社區、化解在一線。自今年1月1日以來,金寨南路智慧平安社區共接警79起,同比去年244起下降78%。
(責任編輯:孫天藝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