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到群眾滿意而歸,再苦再累也值得” |
從“門外漢”成長為信訪“老兵”——馬鞍山市信訪局來信來訪二科科長薛兆鳳 |
|
5月13日上午8點不到,薛兆鳳已經來到辦公室,打開電腦里的辦公系統,提前梳理當天的工作內容,做到心中有數,這已成為他的工作習慣。
薛兆鳳是一名老兵,曾在部隊服役15年。2008年底,薛兆鳳從部隊轉業到馬鞍山市信訪局工作,成了信訪戰線的一名“新兵”。剛走進市信訪局大門的他,簡單地認為信訪工作就是接待來訪群眾,幫助群眾解決困難?!拔覄倧氖滦旁L工作時,對業務流程不熟,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把握不準,在接待來訪群眾時感覺很吃力?!毖φ坐P回憶道。
為了盡快從信訪工作“門外漢”成長為行家里手,薛兆鳳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,一有時間就加強業務學習?!皠傞_始是帶著壓力學,邊接訪、邊學習、邊摸索,漸漸地工作才越做越好?!毖φ坐P說。
在薛兆鳳辦公室的書柜里,滿滿地放著一本本法規政策匯編和工作筆記本,辦公桌上,擺放著《人民信訪》《安徽信訪》等各類學習資料和文件……這些年來,薛兆鳳堅持寫工作筆記,遇到吃不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時,立即查閱相關資料,記在工作筆記里;在刊物上閱讀到外地信訪工作好經驗、好做法時,翻開工作筆記本,記下優秀案例的處理經驗。
“人無難事不上訪。只有把自身本領練硬了,才能幫助群眾協調解決問題?!毖φ坐P說。
多年前,一位來訪群眾反映自己住的安置房存在質量問題,開發商卻是一拖再拖,不予解決。房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薛兆鳳了解情況后,驅車兩小時趕往安置房現場調查和辦公,最后在一周時間內,妥善解決了上訪群眾反映的房屋安全問題?!爸灰讶罕姷氖庐斪髯约旱氖?,想盡辦法、下足功夫,再難的信訪問題也能迎刃而解!”薛兆鳳說道。
心無百姓莫為官?!爱斎罕姺从巢傩氖?、煩心事、揪心事時,我們要換位思考、將心比心,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解決問題,做到‘事心雙解’?!毖φ坐P表示。
“他就像我們的親人,比親人還親!”曾有一名上訪群眾這樣評價薛兆鳳。
在同事眼里,薛兆鳳勤學善思,遇事不推諉、不怕難?!八聛砟軐?,站起來能說,面對問題能解決。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?!笔行旁L局辦公室主任張太峰說。薛兆鳳一直默默扎根在信訪一線,深入鉆研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,被同事們稱為移動的“數據庫”、釋法用法的“發言人”。
有人曾對他說:在信訪部門,當的是“無權無錢”的官,干的卻是“機關第一難”的活,要不換一個崗位吧!薛兆鳳卻堅定地說:“信訪工作是為國家和老百姓辦事,我喜歡這個工作!”
14年來,薛兆鳳秉持著老黃牛的敬業精神,累計接待信訪群眾11000余人次,辦理上級交辦信訪事項1980件、領導閱批群眾來信4696件、群眾網上投訴6400余件,化解疑難復雜信訪事項1200余件,所辦事項和上報材料無一件被退回或發回重辦。他先后獲得國家信訪局嘉獎,榮獲省信訪局“崗位標兵”、市“最美退役軍人”等榮譽稱號。這些榮譽既是對他工作的肯定,也是鞭策他繼續前行的動力。
“每封群眾來信、每件網上投訴,都寄托著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盼。事情沒解決好,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。能為群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,看到群眾抱著怨氣而來、懷著滿意而歸,再苦再累也值得?!毖φ坐P告訴記者。
(高瑩)
(責任編輯:孫天藝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