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南陵:唱響法治文化品牌 厚植法治建設根基 |
|
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對法治的認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,是實施法治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礎和人文環境。近年來,安徽省南陵縣立足自然稟賦、人文積淀,以地域特色法治文化塑造為重點,著力在增強法治認同感和感染力上下功夫,開啟了周郎法治文化品牌的從無到有探索之旅,見證了從有到大的淬煉之路,收獲了從大到實的蛻變之美。
聚焦法治原動力,品牌實現從無到有。南陵歷史悠久,人文炳蔚,三國名將周瑜、黃蓋、周泰曾任春谷長,境內的小喬墓、黃蓋墓、三國水軍練兵地奎湖等遠近聞名,三國文化一直是對南陵影響深遠的文化之一。2018年,南陵首次提出打造周郎法治文化品牌,成功舉辦首屆春谷長周瑜與法治南陵建設研討會,邀請一批專家、學者潛心挖掘地域法治文化瑰寶,全面厘清南陵法治文化脈絡,系統探究對當前法治建設的啟示。
聚焦法治影響力,品牌實現從有到大。一體化打造周郎法治平臺、載體、作品、人物、單位,品牌矩陣基本形成。搭建了一批周郎法治平臺,建成周郎法治文化藝術館、憲法廣場等法治文化陣地和萬興、大官園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。開展滴灌式、精準化普法,建成省級青少年普法館、全省首家農民普法館。推出了一批周郎法治載體,依托中國農民豐收節、丫山牡丹旅游節等一鎮一節系列品牌活動,開展法治文藝專場演出,連續開展四屆“12·4”大型法治文藝匯演,將身邊法治人物、故事搬上舞臺,群眾自編自演、自彈自唱。打造周郎法治、南陵警方等新媒體傳播矩陣,深受關注,公共法律服務群互動活躍。創作了一批周郎法治作品,原創《青苗》《安居》《隔壁鄰里》等一批法治微電影、微動漫,獲國家、省級表彰。征編《我的法治故事》《以案釋法》《周郎法治掠影》等圖書畫冊,制作原創主題歌曲《周郎法治美名揚》MV,反響熱烈。選樹了一批周郎法治人物,張海群、程云、沈為人等一批身邊的執法、司法、普法等典型法治人物脫穎而出。創建了一批周郎法治單位,縣法院、檢察院、海井村、南陵中學等一批黨政機關、村居學校獲國家表彰。
聚焦法治承載力,品牌實現從大到實。將品牌打造全面貫穿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全過程。以創建抓規范、列出常規清單,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責任,對照法治政府創建指標,實行項目化推進;以創建補短板,列出問題清單,配足配強法治隊伍,更新執法裝備,建成較為完善的綜合執法、公正司法、公共法律服務等體系;以創建促提升,列出改革清單,深入推進放管服、事中事后監管、承諾制、誠信體系建設、司法體制等重點法治改革項目,村居兩委參與社區矯正、基層立法聯系點等一批省級以上的試點法治項目正在深入推進。
周郎法治文化品牌建設正在路上,南陵縣將在豐富品牌內涵上下功夫,在擴展品牌外延上做文章,全面奏響南陵法治建設最強音,為“強優美富”美好南陵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。(張正)
(責任編輯:孫天藝) |